2014年秋学期第十六周国旗下讲话
发布者:窦翔 发布时间:2019/5/19 10:36:10 浏览次数:1964
爱科学、学科学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我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爱科学、学科学。
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已被无数的事实证明。不懂得地理,我们就不会知道祖国960万平方公里国土下的宝藏;不懂得信息技术,就会变成耳聋眼花的现代人;不懂得生物学,就不能克服遗传障碍,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不懂物理,就不能使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并顺利返回。祖国的建设需要知识,国家的管理需要知识,建设我们美好的校园也需要知识。没有科学文化知识的人,难以在现代社会生存;历史事实告诉我们,不重视科学技术创新的国家,就会落后,就会挨打。
12月13号,国家公祭日,举国同哀。而早在日本侵华战争之前,中国就已经在战火的硝烟下风雨飘摇了近一个世纪。当洋人已经用火药弹炮一次又一次敲开国门,国人还只能沉溺于以文治国用不平等条约以求一时残喘!由于长期以来的闭关锁国,我们没有跟上工业革命的历史大流,没有对现有的机器实施革新创造从而沦为了他人随意宰割的弱者。
拉开历史的帷幕,我们会发现,古今中外著名科学家,几乎都具有从小爱科学,对科学有浓厚兴趣的特点。不少人以为科学家都是“神童”,其实“神童”的确切注释应该是“从小爱科学”。英国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小时候的学习成绩远不如他的妹妹,在老师和父亲的心目中,他是“一个十分平庸的孩子,甚至还在一般智力水平以下”。可是他努力钻研,终于成为了物种起源和发展学说的创始者、生物进化论的奠基人。被誉为“发明大师”的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在学校读书时,因健忘学习成绩不佳。但是,他喜欢钻研科学问题,一生的发明竟多达1328种。即使是被誉为“当代科学巨人”的爱因斯坦,幼年时也并非“神童”。他到3岁时才会说话,上学时成绩也很不理想。第一次考大学时,就因法文、植物学、动物学都不及格而没有被录取。但正是由于他孜孜不倦的努力,后来却创立了相对论,奠定了近代物理的基础,开辟了物理学的新纪元。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同学们,历史告诉我们,中华民族的腾飞需要科学技术;时代告诉我们,赶超世界先进国家离不开科学技术;我们的使命在不断地提醒我们,祖国需要有知识有文化的接班人。让我们从今天做起,发奋学习,向着世界科技的高峰,一步一个脚印不断攀登。
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