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化背景下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研究方案
发布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5/9/29 15:52:09 浏览次数:2228
《小班化背景下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谢鹏 执笔
一、课题的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随着现在人的思想观念转变,人口增长明显减缓,学生人数逐渐减少,加上乡镇学校学生往市区学校大量流动,目前农村中学班级人数都在30人左右。班级规模缩小了,如果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没有任何形式的变化,就无法适应小班化教育教学”环境,使得三维教学目标落实不到位,影响了教学效率的提高。
大班教学与小班教学有明显的区别。大班只能从“点”上突出,而小班则可以在“面”上铺开。虽然学生少了一半,但是关注却多了一倍。相对于传统的大班教学组织方式而言,小班花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其目的是改善教育综合效益。在缩减班级学生规模的基础上,小班化教学要使得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有一个全新变化过程班级人数的减少可以让教师在充足的时空下,师生交流互动,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使其个性特征得到充分的释放。创造一种使得学生愉快、强烈的求知欲、积极探求知识的课堂气氛。从而实现以促进青少年学生既全面又有个性的发展为目标通过对包括教学内容、教育组织形式、教育实施过程、教育策略和教育模式等的改革而形成的一种班级教学活动形式。因此,探索农村学校小班化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创设和谐、生动、愉快的“小班化教育教学”环境,充分利用和优化教育资源,变不利因素为有利条件,让小班成为提升师生自信和成就的天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1)形成关于“小班化初中数学教学”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2)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培养学生的特长、发展学生的个性。
(3)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提高业务水平,促进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三、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
1、初中小班化课堂教学的现状调查和原因分析
(对本校和兄弟学校的小班化课堂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为今后的研究奠定基础)
2、初中小班化高效课堂教学研究(探索适合小班个性化教学的多种模式)
“发现探索型”教学模式 “个人指导型”教学模式 “同伴辅导型”教学模式 “小组合作型”教学模式“情景创设型”教学模式 “师生互动型”教学模式
3、初中小班化高效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的探索和研究,形成一定的理论
四、本课题相关概念界定
农村初级中学人数在30人左右班级称为小班。班级规模缩小了,如果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没有任何形式的变化,就无法适应初中小班化教育教学”环境。小班教学与大班教学有明显的区别,因此教学的有效性显得尤其重要。教学的有效性质是从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及科学的评价的角度来入手的。具体为:①有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及方法,教师能够把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理念和要求在“小班化”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加以运用和落实。
②面向全体学生,多向互动、动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发挥他们的个性特长,让每一位学生享有充分、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③根据初中小班化课堂教学的特点,掌握科学的评价方法,从评价中进一步实现教师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实现学生积极、主动、健康的成长。
五、本课题的研究对象
1、“小班化初中数学教学”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2、“小班化初中数学教学”学生的整体素养的提高,学生的特长的培养、学生个性的发展。
六、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文献和网络检索,了解其他学校的教研组建设的好的做法,从而为我校教研组建设的研究奠定理论与实践的基础。
2、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摸清现状,找准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与小结概括出新的理念。
3、行动研究法:针对教师教研组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提出行动方案,并在实践中不断尝试、检验、修正,边行动边研究,最终采用科学的方法加以解决。
4、案例研究法:通过案例的研究和分析揭示出小班化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规律性的问题,用案例的形式呈现建设的成效。
七、本课题的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2015年8月,搜集、查阅资料,撰写课题研究方案,进行课题的申报立项工作。
第二阶段:2015年8月—2016年4月,按课题研究内容进行实验,其中进行2-3次学习交流活动,完成中期优秀案例1篇以及展示课1—2节,汇总各类过程性材料,形成中期研究报告。
第三阶段:2016年4月—2017年1月,全面总结课题研究的各项工作,汇集研究的各项资料与各类成果,形成课题研究总报告。
八、课题完成的条件和措施
1、本课题研究是依据课改的要求进行的,作为年轻教师迫切需要寻找到一种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模式,这将有助于本课题研究向纵深发展。
2、本课题是朱林中学申报立项的常州市级减负增效专项课题《农村初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的后续校级课题,一方面有学校总课题组的领导,另一方面课题组有较完备的研究方案。
3、本课题组成员在初中教学一线,并且之前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并获奖。
九、主要成果展示
1、课题研究中期报告结题报告各1篇
2、研究课教学案例若干篇
3、课题研究论文若干篇
下一篇:已是最后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