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之水 希望之光
发布者:刘玉兰 发布时间:2024/9/30 19:03:51 浏览次数:768
营养之水 希望之光
营养之水 希望之光
——记丁华宇名校长工作室第六次研讨活动
为进一步推进新教育实验丁华宇名校长工作室相关工作进程,按照工作室2024年度每月项目攻坚主题,于9月24日,在金坛区朱林中学进行“丁华宇名校长工作室”第六次研修活动。
本次活动主要分为课堂观摩、课例研究、专题讲座三个环节。
课堂观摩
首先,由金坛区段玉裁中学的窦翔老师带领我们一起走进九年级物理的《机械效率》,以问题实验设置教学情境,结合本章内容设计不同类型的模型,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有用功、额外功以及机械效率等概念与应用,让学生在问题情景中探索新知的乐趣,并能很好的练习实际加以应用。
课例研究
接下来,由金坛区物理教研员杨国庆老师,金坛区薛埠中学李燕老师、金坛区朱林中学周虎华校长以及工作室领衔人丁华宇校长,从课堂活动的设计、课前材料的准备、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参与度等多个维度进行评价,突出了课堂中的亮点,也提出了自己对于本节课的思考。并对新教育实验的“理想课堂”的构建给出了自己的理解与建议,为工作室的项目攻坚指明了方法与方向。
专题讲座
然后,白塔中学蒋婷老师与朱林中学周虎华校长给全体工作室成员分享了《创设模型建立物理课堂情境》以及《农村中学课堂分层教学与小组合作的思考》的讲座。
蒋老师以物理模型为脚手架融入新教育实验提出的“理想课堂”,转变以往的物理教学模式,给全体工作室成员带来了强烈的思维碰撞并产生共鸣。给物理教学带来全新教育理念,促进教师的思考与转变。
周校长的《农村中学课堂分层教学与小组合作的思考》,在基于农村中学生源、师资相对匮乏的条件下,利用分层教学与小组合作促使新教育实验的落地生根、以及打破原先的旧课堂教学模式向“理想课堂”的转变。给全体工作室成员提供的行之有效的理论与方法。
最后工作室领衔人丁华宇校长,基于新教育实验提出的理想课堂的六个维度:(1)参与度:全程、全员有效参与,(2)亲和度:师生间情感沟通与智慧交流,(3)自由度:学生有展示自我才能的空间,(4)结构度:整体把握知识结构体系,(5)练习度:有效的知识巩固与技能训练,(6)延展度:知识与技能的有效迁移。带领全体工作室成员从这六个角度出发对窦翔老师的课堂教学又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梳理与诊断。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标准。也给工作室成员在备课过程中怎么对标“理想课堂”给出了合理的建议与办法。
本次活动时间虽短,成效显著,收获满满。全体工作室成员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提升,在导师们的指引下获得了方法,为各个成员在本校的新教育实验的生根开花灌注了营养之水,洒下了希望之光。
(金坛区朱林中学 张小刚)
上一篇:教育科研促提高,课题研究促成长
下一篇:已是最后一篇